
我的心自由久了,变成流浪
想着你,仿佛飞檐走壁
驾着曙光的翅膀,抵达
幽暗密林。而你还在沉睡
不知我汹涌的高涨,如何昡目慌乱
我喜欢这样的黎明,足够凉的风
越过南高原
步入空寂的旷野,埋葬时光
当你的身影,抛进水雾的眼眸
云朵停止了飘散,人间被思念照白

现在,为了写一首诗
我褪下羞涩,将你的名字揽入怀中
一心顺应享受与欢喜,痛苦和磨砺
而微茫的希望是荒野的花朵
在泥土的芬芳里绽开
带我走吧,穿过陌生的街道
看一场记不住名的露天电影
让渐浓的夜色,吞噬所有的世俗
让我心无旁骛,只对你说一一
那样多你经过的朝霞已经错过
我却愿陪你共度夕阳
意外的诗人
炎 子
我为何说是“意外的诗人”?
其实,在我的印象当中,临窗听雨,是写散文的。因此给我寄上一本诗集稿的时候,我很意外。
临窗听雨,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,也是好久未曾联络的一个网上友人。几年来,一直都是我的QQ好友,在空间信息里,也一直能看到她写作的相关动态。前几天,在好友空间的信息里,突然看到她晾出她女儿的稿费单子,我就留言恭贺她,她就立马回复了……后来有了一些交流。
认识她,是在几年前的诗航行网站上。那时候,我是受一位友人的推荐,才去了诗航行。到了那里后,有种人生地不熟的感觉,还好那儿的网站主人是一位很热心的女士,去之后,就请我做诗歌板块的管理。具体怎么认识临窗听雨的,怎么也想不起来了。我只是知道她做散文板块的版主,知道她喜欢诗,还知道偶尔到诗歌板块来跟帖留言等。但不知道她除了写散文还写诗。
后来,在她的引导下,也去看过她的散文,题目记不清了,反正给我的感觉,写得很朴素,很细致,也很优美。吃惊之外,我对她的文章,还有几分欣赏。当时有人给她提意见,说写的如何如何。我说,别人说的是别人的意见,自己的行文有自己的好处别人未必能真正读得进去。我是肯定了她的这种有特色的散文抒写的。自那之后,我也看到了她写出的诗歌,比我想象中的好,也是朴素、真性见长,和时下网络诗歌大为不同。
这一次,受嘱托拜读她最新的诗歌集《与君书》。这是一本足见其性情的写作,从第一首诗开始,我用了半天时间,一口气读完了,除了给我清新扑面的自然之外,还有一股子现在网络上找不到的真情。
诗和其他文学样式不同,诗主情。如果诗里找不到作者自身对生命的感悟,对生活的觉悟,对人生的醒悟,是决然发觉不了文字之外的火花的。我之所以用火花,并非想表达她的诗转瞬即逝的美丽,而是火花带给我们远不止文字的思考。我没有接触过本人,但从她言语当中透露出来的才情,是让我敬佩的。我时常会想象,她会是一个很潇洒而钟情的人。从她的诗歌当中,无不能读到她出色的一面。每到过一个地方,总有好的感悟出现。这一点应该是来自于一个对生活保持着敏感心态的人才会有的吧!
在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首诗名为《在安南》诗里的诗里就表达出了那种从容“保持笑容和言语的节制”和对生活的真诚。如果一个诗人,失去了对自己所生活的真诚态度,那么其写出的诗再进行粉饰,也还只是一个躯壳而已。临窗听雨能够在“安南”(应该是某个地方)保持一种对生命的真诚关注,尽管是“我无法将光阴,虚掷在/凋落比生长更快的事物上”但“也不能虚掷”一种对虚无的表情。读着这首诗,让我感到非常吃惊的是,她能够在一种看似平淡的物象之间找到了对“安南”的关注,“我一寸寸,丈量一块石头、一丛荒草/一座村落的慈善/将它们唤作照我回家的灯……听我说,杜鹃花世界,脱凡的清宁”同时又是一种超乎人间常态的自然之美!
想说的话还有很多,但我又忍不住的想打住,毕竟一本诗集的好坏,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,而应该教给大众读者去评判。我从我在网络上认识的临窗听雨,谈了我的印象,很多方面尚待方家指正。
ps:偶然间见到这篇短文,想起多年前在论坛与一些外省文友有过的交流。时过境迁,我和他们全走散了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1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baoshun.com/36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