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原先是湖南偏僻小山村的穷孩子,最后却靠挖掘机,创业成功。
2010年,他以700亿身家,成功登顶中国首富,公司市值超2000亿。
一时之间,他名利双收。
然而就在今年1月19日,年仅66岁的他,却临时宣布辞去董事长一职,交由外人掌管。
他明明有儿子,为何不让儿子继承,这令人琢磨不透。
他就是梁稳根,如他的名字一样,为人沉稳。

(梁稳根)

1956年,梁稳根出生在湖南娄底涟源市茅塘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。
父亲靠做竹篾养活一家人,梁稳根在家中排行第四,于是大家都喊他“篾老四”。

平日里,梁稳根下课后,也常常帮父亲编竹筐、竹篓,手艺是几个孩子中最好的。
后来,社会氛围紧张。
梁家一家人为了生存,不得不“顶风作案”,偷偷编竹篾。
好长一段时间,梁柳清带着梁稳根,常常三更半夜背着篾制品,跑到半山腰做工,生怕被人举报。
运气不好的时候,搜查队突击检查,梁家来不及收拾,成捆的篾制品就被没收充公了。
一旦被抓到,少不了一顿挨骂。
不过这对老梁来说,已经习以为常了,自然也没觉得有啥丢脸的。
1974年,梁稳根从涟源中学顺利毕业,却没能得到上大学的名额。
他不甘心,回家跟着大部队一起干活,晚上偷偷学习,准备高考。
梁稳根营养不良,特别瘦弱,干不了重活,只能帮父亲打打下手。
一个月下来,他只能得到200多个公分,折合人民币约4.6元。
再加上其他几个兄弟姐妹,一家人的生活勉强过得去。
后来,高考恢复,梁稳根的机会来了,马上跑去县里报名。
那时的他雄心壮志,完全没想过,高考这条路,自己要走两次。
第一次高考,梁稳根准备不充分,毫无意外落榜了。
第二次高考,梁稳根憋着一口气,发奋苦读又一年。
最后成功考上中南矿冶学院,也就是现在的中南大学。

(中南矿冶学院)
当时,梁稳根的分数只能选材料学专业。
可比起材料学,他对管理学更情有独钟。
平时上课,梁稳根跟班长打好招呼,自己偷溜去蹭管理学的课。
平日里,谈到管理学,梁稳根侃侃而谈,讲个不停,同学们都调侃他是“梁厂长”。
虽然志不在材料,但梁厂长不愧是梁厂长,专业课也学得相当不错。
成绩可以,老师也不想给自己添堵。
对他逃课的情况,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随他去了。
1983年,梁稳根顺利毕业,被分配到原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工厂工作。
去工厂报道前,老梁生怕儿子鲁莽,闯大祸,苦口婆心教育他:
“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人,稳稳当当做事,就像我当初给你起的名字一样,别丢老祖宗的脸面。”
当着老父亲的面,梁稳根应声附和,可他的内心却谋划着更大的理想。

梁稳根可以稳当,但绝不可能安分。
到了工厂,梁稳根做事勤快,抬石头、搬运机器设备、挖掘土方,就连高空作业,他也是首当其冲。
平日闲下来了,梁稳根又开始高谈阔论,拉着几个工友一起吹水,大谈实业兴邦。
他们与梁稳根一样,都是想干大事的人,特别合拍,相见恨晚。
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,国有企业的弊端纷纷显现出来。
在工厂里,大家都是钻着缝儿偷懒。
领导一来,个个干活积极,领导一走,翘起二郎腿喝起热茶。
这样的风气,他们全部都看在眼里,想改变,却又无能为力。
梁稳根向厂领导提出,能否独自承包一个车间,实现盈亏自负。
一直以来,工厂都是跟着大方向走,梁稳根提这种请求,岂不是妄想搞特殊吗?
毫无意外,领导驳回了他的请求,并好心劝梁稳根,“安分一点,别搞事。”
四处碰壁,梁稳根特别郁闷,实在堵得慌,就只能借酒消愁,找唐修国、毛中吾、袁金华喝两杯。
酒壮怂人胆,两杯酒下肚,梁稳根喝高了,借着酒劲,他做了个重大的决定。

第二天,梁稳根回到工厂,就跟领导提出辞职,决定下海创业。
要知道,这时的梁稳根,已经是计划处副处长、体改委副主任,妥妥的铁饭碗。
而且,梁稳根还是大学生,在那个年代,本科文凭特别吃香。
梁稳根左手握着铁饭碗,右手拿着硬文凭,30岁出头,年少有为,羡煞旁人。
梁稳根提出辞职,厂领导闻到他满身酒味,劝他先回去醒酒,清醒了再说。
第二天,梁稳根酒味散了,穿得整整齐齐,递上辞呈。
领导直接扣下他的户口本,说他的申请不符合规矩。

没有户口本,就拿不到粮票,更别说下海经商了。
这下,梁稳根竹篮打水一场空,什么好处都没落着,还搭上了粮票。
好在梁稳根认识涟源县委书记,让他出面帮忙解决。
看在县委书记的面上,厂领导终于批准了梁稳根的离职申请。
过了厂领导的这关,梁稳根应付不了老父亲那关,索性决定先瞒着他。
梁稳根一走,其他三个同事也跟着辞职,准备跟着他一起干大事。
四个人跑到一个山头烧香拜佛,歃血为盟:
“以中华民族的腾飞为己任,自愿结为兄弟。
如有违誓言,愿遭五雷轰顶……”

可他们初出茅庐,一没背景,二没资金,敢做干大事的梦,却没有干大事的能力。
梁稳根决定,先做点小买卖,积累资金。
当时,梁稳根打听到,市场上的羊特别热销,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,于是吆喝大家一起干。
四个人发挥自身特长,原地组成“羊贩子团队”。
梁稳根坐镇指挥,袁金华负责羊源,毛中吾和唐修国负责卖羊。
就这样,羊贩子团队走遍大江南北,掳走了各地的羊,又将羊卖向全国各地。
同事放着铁饭碗不干,非要跑去卖羊。
这立马在洪源机械厂炸开了锅,梁稳根几个人瞬间“臭名远扬”。
多亏了梁稳根他们的事,工厂里的谈资又丰富了不少。
大家一边钻着空子偷懒,一边嚼他们的舌根:
“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把他们培养出来,他们却不为国家出力,老想着自己发达,满身的铜臭味。”
“梁稳根害人害己,自己堕落也就算了,还忽悠他们一起,毁人前途的事,他怎么就不怕别人戳脊梁骨?”
老梁知道了这事,拿着扁担追打梁稳根,硬要把他赶回机械厂,可梁稳根就是不肯。

为此,老梁气得不行,生了一场大病,卧床不起几个月。
梁家好不容易才出一个国家企业人员,他还盼着儿子做出一番大成就,早日光宗耀祖。
结果他却跑去卖羊,这不是丢梁家的脸吗?
脸丢光了,名声也烂透了,现在,这生意他非但不能不做,反而一定要做出名堂。
然而,生意终究没有梁稳根想的那么简单……

那时,羊价疯涨,梁稳根觉得机会来了,马上买回了一批羊。
结果,羊进家了,他们才知道,羊价看涨只是因为外贸部门与日本签订了一个短期合同。
而元旦一过,合同就到期了,也就是说,元旦一过,羊价就会大跌。
这下,羊贩子团队全都傻眼了。
唐修国、毛中吾和袁金华出去卖货,得知消息后,全都泄了气,完全不知道怎么办。
他们仨在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待了一宿,漫无目的地等着梁稳根下一步指示。

等了半天,梁稳根发来电报:“羊低卖,毛留。”
这是什么意思?仨人捧着电报,开始琢磨起来。
结果,电报还没琢磨出来,他们先被请到派出所喝茶了。
电报局一看,如此言简意赅的五个字,像极了特务暗号,于是不分青红皂白,抓走了三个人。
经过一番调查,误会才解开,三个人才逃过牢狱之灾。
出来之后,三人继续琢磨这五个字,最后毛中吾提出自己的见解:将羊低价卖出,羊毛留下。
梁稳根为什么要留下羊毛,三个人你看我,我看你,完全看不出梁稳根葫芦里卖的药。
但在他们眼里,梁稳根就是大哥,一切听他的指挥。
于是,三人开始动工。
他们抓着扑腾的羊,将它们的羊毛薅了下来,再把光秃秃的羊低价卖出去。
三人背着三大袋羊毛,转了两趟车回到根据地,梁稳根一头雾水。
当时,电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计算收费,梁稳根为了省钱,浓缩精华,发了五个字。
其实,他真正的意思是:
唐修国、袁金华将羊低价卖给羊贩子,毛中吾暂时留下。
这样,毛中吾在原地等下一次羊价上涨的信息,他们好准备下次买卖。
考虑到中间的交流成本,梁稳根决定放弃羊贩子买卖,琢磨别的出路。

之后,他们卖过酒、推销过玻璃纤维,可都没干出什么水花。
1989年,梁稳根一行人离开茅塘乡,前往涟源市。
梁稳根打听到,焊接材料供不应求,很有市场前景。
有了前车之鉴,梁稳根这次不敢轻举妄动。
他天天在焊接材料市场收集情况,确定了信息可靠,他才敢入手。
正巧,四个人中,就有三个是材料学专业的,刚好专业对口。
而且,梁稳根认识的恩师。
在焊接材料方面,颇有研究,如果日后有困难,还可以请教他。
技术、知识全都有着落了,他们商量了一天一夜,最后决定入手特种焊接材料。
他们东拼西凑,借来了6万元,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工厂。
巧合的是,工厂的名字正好就是四人姓氏的谐音,简直是天选之人。
经过分析,他们决定开发一种有色金属焊料。
当时,资金有限,所谓的工厂,其实就是一个地下室,潮湿又闷热。

他们四个人连续几个月窝在地下室里,试验了几百次,最后终于研发出105铜基焊料。
结果,钱还没赚到手,冷水却已经先浇到头上,105铜基焊料质量不过关。
没办法,他们只能邀请恩师出山,让他帮忙指点一下。
当时天气很冷,大家生怕招待不周,梁稳根特意组装一辆“专车”。
在小四轮拖拉机上绑一个大藤椅,四周立上挡板,梁稳根开着这车,亲自去接恩师。
诚意满满,恩师自然也感动了,在恩师的指导下,大家对105铜基焊料进行调整。
最后,终于通过了质检,依靠这项研究,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8000元。

之后,梁稳根瞄准市场,进军重工制造领域。
1991年,工厂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,梁稳根几个人也成为了名人。
这下,梁稳根觉得,工厂名字不够大气,不符合大家的气质。
梁稳根立志要“创建一流的企业,造就一流的人才,做出一流的贡献”,将工厂改名为“三一”,成立了三一重工集团,将总部迁往湖南省会长沙。
这时,苏联解体,低档人造金刚石出口从每年3500万克拉跌至500万克拉。
市场不景气,同行们急忙收手,及时止损,可梁稳根却觉得天助我也。
他刚进军重工业,苦于无法突破重围,打入市场。
这下市场一颓萎,大家都散了,梁稳根只要快速出击,就能立马抢占市场。
于是,他立马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,带着他们生产人造金刚石和压机。

此时,在混凝土输送泵中,国外产品占据了中国市场95%以上,完全没有国内产品一席之地。
国内生产混凝土的企业,也是靠国外“喂养”。
从国外引入核心零部件,然后自己组装卖出。
巨大的利益蛋糕,国内企业只能吃到一些蛋糕碎末。
根本赚不了大钱,梁稳根决心改变局面。
为了招揽人才,梁稳根慷慨让出大部分股份,从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挖来了易小刚。
之后,梁稳根又斥巨资聘请技术人员,组建一支混凝土机械研发团队。
1997年,三一重工成功研发出压路机流水装配线、砼泵流水装配线,成为中国第一家砼泵出口企业。
此时,公司收入突破1000万。
1998年,梁稳根又决定拓展挖掘机生产业务,一步步扩展自己的商业版图。
那时,梁稳根根本不知道,挖掘机该怎么做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从图纸开始琢磨,反复试验。
两年后,第一代挖掘机产品SY200上市。
然而,SY200总是出问题,耐力不行,只能维持工作一段时间。
工作时间一长,结构部件很快就裂开了。
而且,世界七大品牌的挖掘机风靡全国,哪有人瞧得上SY200这种小众产品。
熬了两年,三一重工的挖掘机还是不为人所知,打不开市场。
团队成员都泄气了,个个打起退堂鼓。
梁稳根硬扛着局面,让大家坚持住。
2002年初冬,天气很冷,可围着三一重工的寒冰却破了。
驻香港子公司总经理梁林河带来一个特大喜讯:
三亚一个军港急需一批挖掘机,希望能跟我们买。

梁稳根一听,惊得瞪大眼睛:
“他们要买我们生产的挖掘机?用买的方式?”
在梁稳根看来,三一重工何德何能,还有人买他们的挖掘机。
他们想要用,咱们直接送,谈钱伤感情。
于是,梁稳根亲自前往三亚,将三台挖掘机送上门,顺便考察了一下人家的环境。
三亚一个小山坡上就有三百多台挖掘机,其中就有三台三一的挖掘机。
中国国土960万平方公里,这个市场得有多大。
梁稳根站在山头,看着那三台挖掘机,顿时信心倍增。
他下定决心,一定要让三一重工的挖掘机,遍布整个中国。
2003年,集团成功上市,梁稳根开着三一重工的挖掘机,雄赳赳进军海外市场。

2003年3月,梁稳根亲自坐镇指挥第一期挖掘机生产。
说是生产,其实就是组装。
液压系统用的是日本小松的,发动机采用了德国的,只有油缸是自家的。
吃百家饭的挖掘机,一启动便死机了,完全不能工作。
忙活了几个月,生产的30台挖掘机全部报废,最后只能当成废铁回收。

梁稳根以为是自家的油缸拖后腿,于是全换成进口部件,结果液压系统的供应链出问题了。
由于,三一重工此时主攻挖掘机,一直势头强劲的汽车业务却掉了链子。
没办法,梁稳根只能断臂求生,舍弃客车,那一年,集团亏了1个亿。
挖掘机生产停滞不前,汽车业务亏损严重,梁稳根咬着牙,一鼓作气,决心要破局突围。
2004年4月,挖掘机生产车间挂上了一面巨大横幅:大干3个月,完成500台。
梁稳根开了个大会,给工人们打了一剂鸡血,大家瞬间干劲满满,每天疯狂投入生产。
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,认为那些跳舞的人疯了。
看着三一重工的人发疯似的工作,同行开始说风凉话:3个月,500台,三一人简直疯了!”
结果,三个月后,三一果真生产出500台挖掘机,成功打了大家的脸。
5年后,他们的挖掘机的销售已经远远超过世界七大品牌之一,成功占据市场半壁江山。

2008年2月28日,高层签署绩效协议。
当时,梁稳根签完字,拿起那支笔说:“这支笔现在要拍卖,谁要?”
唐修国最先反应过来,举手出10万,毛中吾接过话茬说:“我出十万零一百元。”
梁稳根瞪了他一眼说:“中吾,别捣乱,你要拍就严肃一点。”
说白了,就是让他多出点钱,毛中吾一听,算了,反正自己也没有收藏笔的习惯。
最后,唐修国以10万元拍下这支笔。
拍卖一支普通的笔,已经超出大家认知范围。
可接下来,梁稳根宣布的事情,更是惊呆了众人。
“哪一年我们三一重工的产值超过了300亿元,我将用300万元赎回这支笔。”
大家一听,立马炸开了锅,接着梁稳根又加注:
“如果公司产值能够达到1000亿元,我将用1000万元赎回这支笔。”
很快,公司产值突破300亿元,唐修国不仅没有拿出来兑换300万,更把它当成宝贝供着。
唐修国自有自己的算盘,看这趋势,公司产值极有可能达到1000亿,到时候这支笔就值1000万。
2011年,公司以215.84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约1395亿元)的市值,首次入围全球500强企业排名,位列431位。
它也是中国机械行业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排名的企业。
同年,梁稳根身家700亿,成功登顶中国首富。

然而,人红是非多,刚当上首富的梁稳根,就被人挖出了黑料。
有人爆料,三一重工分公司涉嫌行贿502万元,并将相关的内部文件公之于众。
而分公司负责人梁在中,就是梁稳根的儿子。
儿子犯错,父亲背锅,一时之间,舆论纷纷指向梁稳根。
事情闹到了上头那里,最后经调查,是竞争对手故意栽赃,省政府发红头文件澄清了此事。
此后,三一重工一路高歌猛进,势头强劲。
2012年,公司宣布,正式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。
消息一出,吓傻了业界人士。
普茨迈斯特是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,三一重工这只小蛇,何德何能吞下这头大象。
当然,你可以不相信梁稳根的实力,但不可以不相信钞能力。

后来,唐修国美梦成真,公司产值果真达到1000亿。
借着那支笔,除去最初花的10万,唐修国白白赚了990万元。
如今,公司产值早已翻了一番,突破2000亿,梁稳根名利双收,三一重工更是红遍大江南北。

外界都在说,三一的成功,都在于梁稳根会用人、会管理。
这样说,也没错,但更在于他敢花钱,敢下血本。
曾在集团的奠基仪式上,梁稳根给每个创始人以及员工发了一块铜牌,上面写着各自的名字。
梁稳根告诉他们,“把这个牌子好好保留着,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,那是你们应该得的。”
“等到三一重工集团产值超过100亿元时,拿着牌子的人就可以领取10万元奖金;
当产值超过1000亿元时,就可以领到100万元的奖金。”
一块铜牌,能有什么用处?怎么可能做到100亿?
大家都觉得,老板在吹牛,有些人拿过铜牌,随手一放。
结果,到了产值达到100亿时,梁稳根推着一车现金,准备给大家兑换奖励。
大家赶紧回家找铜牌,有些夫妻找不到,两人吵得不可开交。
公司上市那会,大家手中的铜牌换成了金牌,每人一万元奖励。
2021年2月28日表彰晚会上,还有33名员工手持金牌,梁稳根给每人发了100万红包,总金额3300万元。

2022年1月19日,66岁梁稳根突然宣布,辞去董事长一职,由向文波接任。
对于他辞职的原因,坊间众说纷纭。
有人说,梁稳根将市值2000亿的公司拱手让人,此举太傻。
但是,商人终究是商人,不会做亏本买卖的。
梁稳根先前就说过,“我在有生之年决不会放弃对三一的控制权。 ”
董事长虽然易主,但江山永远还是梁稳根的。
就如他的名字一样,他的根依旧稳稳扎在公司里,谁也拔不走。
作者:朱小畅&罗小洁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8070109525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ebaoshun.com/3517.html